鄧州網訊 7月14日,都司鎮遭受連續暴雨襲擊,當天雨量達308毫米,部分村莊被淹、大面積莊稼受災、房屋被水浸泡……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,該鎮黨員干部沖鋒在前,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旗下的誓言。
都司鎮轄區排子河段因接上游泄洪導致河水猛漲。7月14日上午,鎮長余林沖組織人員到部分村莊、河道等處察看,詳細了解實際情況,并組織人員不間斷巡邏,隨時掌握研判汛情,下午,該鎮的降雨絲毫未減弱,余林沖隨即召開包村干部、各村黨支部書記參加的專題會議,針對此次強降雨,立即啟動防汛工作應急預案,全部動員、全員參戰,迅速展開救援行動。
“主心骨”堅強有力
“趙橋村的降雨越來越大了,排子河的水位要上來了,馬上就要進到村里了。”7月14日上午10時,接到趙橋村黨支部書記高新峰的電話,余林沖正在蹚水巡查排子河沿線的情況。
“快走,趕緊過去轉移群眾。”余林沖一邊安排鎮干部和各村(社區)干部迅速組織救援行動,一邊給鎮中心校聯系,立即啟用附近小學作為村民轉移的臨時安置點。
隨即,全鎮各級黨員干部全員出動,趕往受災村莊。
趙橋村毛莊組是距離排子河最近的村莊,間隔僅20米遠,且地勢較低,是積水的“重災區”。“這里的路我熟,我走前邊,你們在后邊小心點。”該鎮農業中心主任索光乾借用旁邊一戶村民的長棍,便在前邊探起路來,此時進村的路已經被雨水掩蓋,水位已經蔓延到了他的腰間。
與此同時,鎮人大主席趙辰、組織委員趙姣姣等人和趙橋村的黨員干部們,則“兵”分多路,急忙趕赴群眾家中,挨家挨戶察看村民情況。
“我不走,我們走了家里這東西咋辦,再說了現在的水不是還沒進屋嗎?這有啥危險的。”趙橋村的村民聽到趙姣姣的勸說,不為之所動。
“安置點早都準備好了,就在旁邊村小學里,你還有啥擔心的,這雨一時半會也停不了,現在不走等天黑水進家里恐怕損失得更嚴重。”面對村民的不理解,鎮村干部挨家挨戶三番五次地給村民做工作、苦口婆心勸解。
“領頭雁”沖鋒在前
降雨量太大了,雨水迅速匯集,魯家村的水位已達1.2米左右,村黨支部書記魯建新此時正在和村干部們一起緊張地轉移群眾。
“魯成河被困到家了,水已經淹到門口了,他歲數太大了,我們也沒辦法把他背出去,這可咋辦。”魯建新接到了群眾的電話,二話不說立即招呼身邊的村干部就要去救援。
“支書,你在這安置群眾,我們去就行了,你腳上的傷口還沒好,可不敢再蹚水了。”“不要緊,咱們趕緊去。”
魯建新說著便拎上椅子直奔魯成河家中,魯成河是一名五保戶,年近百歲,于是四人合力把魯成河放到椅子上,一路抬著走去安置點。
待安置好魯家村的全部受災群眾后,眾人看到魯建新的腳上鮮紅一片心疼不已,不知道何時已被水中的尖銳物刺傷,原本因糖尿病引起的傷口還未痊愈,又添了新傷。
按照往年趙橋村降雨的規律性,高新峰時刻關注著我市氣象臺發布的預警信息,早早地做好了預防準備,從降小雨開始,便提前組織全村黨員干部走訪入戶,為村民打好“預防針”。
“算了,已經被淹住了,現在也顧不上這些了。”趙橋村趙前組組長趙小漢,看著養殖場被雨水淹壞的飼料和機器,心疼不已。
安置好家人之后,他和所有鎮村干部一樣,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,顧不上自己的養殖場,立即開著挖機主動去參與全村道路、河道的清淤。
安置點讓人安心
“飯來了,飯來了,大家快來吃。”當晚,在一聲吆喝中,受災群眾心里的石頭落了地,在趙橋村小學臨時安置點,村干部們將熱騰騰的饅頭、稀飯分發到了集中安置村民的手上。
“出來的時候啥都沒帶,不知道要怎么辦。”想到緊急轉移過程,再加上晚上停水停電,村民們還心有余悸,“幸好村里給我們準備好了物資。”安置點一角,不僅囤放泡面等物資,生活用品也一應俱全。
為了讓受災村民吃上一口熱乎飯,高新峰和兒子、親戚徒步走到鎮上,幾人一手舉著饅頭,一手抬著裝滿稀飯在水上漂浮著的保溫桶,艱難地蹚水而過,兩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近三個小時。
“村里還專門安排黨員群眾來幫我收拾院子、清理淤泥,你看我家現在基本上已經干干凈凈了。”回到家中,看到眼前的景象,耿胭脂心里一暖。
通過鎮村干部的不懈努力,終于在7月14日晚10點半左右,安全轉移了17個村339戶925人。同時,恢復重建工作也在同步進行著,該鎮先后清理溝渠30余公里,排除農田積水8.5萬畝,清理柴草垃圾40余噸,對道路橋梁清障、修復、重建,迅速恢復了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秩序。
7月15日,積水已逐漸減退,該鎮迅速行動,組織黨員干部、鎮村工作人員、志愿者、清潔工人等,積極投入到恢復重建工作中,幫助受災群眾清理垃圾,整理物品等,組織防疫人員挨家挨戶對受災房屋、村莊等進行集中消殺,并對安全情況進行檢測,確保百姓健康、安全。
“防汛救災工作是對鄉鎮干部能力和人格品質的嚴峻考驗,關鍵時刻沖得上去、危難關頭豁得出來,這一次大家經得住了考驗,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先鋒引領作用。”余林沖如是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