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仲淹后裔遍中華

2023-01-30 14:56:01 作者:丁云川 來源:
分享到:

近得《中國家譜總目》一部,從該《總目》范氏家譜——范仲淹一支中,始知唐丞相范履冰為范氏始祖。履冰六世孫范隋,唐懿宗咸通十一年(857年)官浙江處州麗水縣丞,后世子孫遂遷江蘇吳縣(今屬蘇州),為吳中人。

從《范氏家乘》獲知范仲淹(蘇州)孫輩時,分為——監簿宗(房祖純佑)、忠宣宗(房祖純仁)、右丞宗(房租純禮)、侍郎宗(房租純粹)、中舍宗(房祖仲溫)、支使宗(房祖巨)、朝奉宗(房祖純懿)、贊善房(房祖純古)、儒林宗(房祖鈞)、朝清宗(房祖正倫)、司理宗(房祖正邦)、駕郭宗(房祖聞)、宣義宗(房祖幾道)、秘丞宗(房租世京)、大夫宗(房租世文)、郎中宗(房祖世延)等十六房。

自此,這十六房宗親的后裔綿延遷徙各地,有據可考的,忠宣宗(純仁)一支的十二世孫范子偉,明永樂(1403—1424年)自吳縣遷常州府武進縣大宇鄉草塘,其后世又分遷宜興、無錫、丹陽、金壇、荊溪等地。忠宣宗(純仁)的又一子孫范榮陽、明洪武四年(1371年)從河北棗強遷徙山東濱州,居州之西南范家集。忠宣宗(純仁)一支后裔范大有,明洪武(1369—1398年)年間自山西洪洞縣移居河南修武、湖北鄖縣。

浙江上虞金罍驛(今上虞縣豐惠鎮慈橋村一帶)的范氏后裔,為范仲淹裔孫范貞甫,宋末時自江蘇蘇州移居的。浙江鄞縣(今寧波市區)的《崇本堂》范氏,為南宋理宗時由范仲淹后裔范月江從浙江紹興移居的。浙江慶元縣南陽村(今屬張村鄉)的范氏,是元代(1279—1368年)時,范仲淹后裔范祖侃,自福建政和縣范家山村(今東平鎮范屯村)移居的。浙江蘭溪瀔西龍門范氏,為忠宣宗(純仁)后裔范士表,自南宋末從蘭溪縣清口村移居本邑芷芳崗村的。該支后裔范錦、范銘的后人至今依然生活在蘭溪市芷芳崗村、孟湖鄉東山邊村、黃店鎮毛堰村、靈洞鄉洞源村……浙江遂昌范氏,是范仲淹后裔范再華,元代(1279—1368年)時自遂昌鳳山移居邑東三橋的,清末民初范氏后裔仍然在那里生活,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編募了《鳳山三橋范氏宗譜》。

安徽明光范氏,明代時由范仲淹孫范宗旺自江蘇蘇州吳縣移居安徽明光市女山湖的。江西宜春范氏為范仲淹后裔范金夫遷居而生活下來的,始于何時史料記載不詳。江西永豐范氏,為范仲淹后裔范文鳳遷徙而生活下來的,直至民國時期(1912—1949年)范氏后人范庭芳、范宜通重修過《高平范氏族譜》。湖南長沙范氏為范仲淹十六世孫范佳徵,在明代中葉占籍長沙清都一甲脫甲橋,而生活下來的。湖南寧鄉楚溈范氏,為范仲淹十二世孫范鍾和,明初自江西鄱陽移居湖南靖州,其次子范山義,遷徙寧鄉東北,遂為寧鄉范氏之祖。湖南湘譚范氏,明代時為范仲淹后裔范宗善遷居的,其后人范吉奉、范家亭在康熙年間六修《范氏族譜》。廣東大埔范氏,為范仲淹后裔范滋章在宋代時遷居的,其后裔范錫元纂修過《范氏族譜》。廣東郁南西邑外翰鄉范氏,為范仲淹后裔范德玉南宋時移居廣東南海的,明代時再徒郁南外翰鄉(今逍遙鄉)。廣東信宜縣范氏,為范仲淹后裔范柏崗,在南宋時移居廣東翁源,其后裔范玉舉再遷徙至廣東信宜縣。四川羅江范氏為范仲淹裔孫范養源,清雍正五年(1727年)由廣東興寧移居四川榮昌,乾隆初年又遷四川羅江。遼寧海城范氏,為范仲淹18世孫范文程,明初自江西謫沈陽,其子孫范宜文再徙海城,遂為海城范氏。

范仲淹后裔也散居在臺灣各地,據《中國家譜總目》載:臺灣的范仲淹后裔大多是從廣東一帶遷徙過去的。1978年臺灣出版的《范氏族譜》載:范仲淹裔孫范子乾清代移居臺灣的。1979年臺灣桃園縣出版的《高平范氏族譜》載:范仲淹后裔法澄,元、明之際移居廣東陸豐崙嶺,其后人范寅生再遷徙臺灣,其子孫現散居臺灣省桃園縣新屋鄉,臺中市,新竹市,新竹縣關西鎮、竹東鎮,臺北市,臺北縣,臺東市,花蓮……可說是遍布全臺灣。如今有的范仲淹后裔已移居美國、荷蘭、加拿大、香港等地……

《中國家譜總目》所載的范仲淹家譜,應該說是收集得不容易的,但很可能有所遺漏,這有待于更深一步的去挖掘、去發現。

(作者為杭州市歷史學會會員)

分享到:
99ri国产在线_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_日本jazz亚洲护士水多多_欧美久久亚洲交换配乱吟粗大